点击链接观看:http://dldir1.qq.com/qqtv/qt/QQliveSetup_20_617.exe
尚权V访谈
在第十二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举办前夕,我们推出了“尚权V访谈”系列活动。我们将邀请知名学者或法律实务部门人士参加“尚权V访谈”,围绕与刑事辩护相关的话题畅谈、分享自己的观点。敬请关注。
编者按
本期尚权V访谈嘉宾是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刑事中心主任王兆峰律师。一提起王兆峰律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薄熙来案件,王兆峰律师办理过多起重大、疑难、敏感案件,被称为“高官辩护人”。这些重大案件不仅需要辩护律师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面对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原高级官员,如何取得高官的信任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而且案件结果大多数时候很难尽如人意,但正如王兆峰律师所言:“刑事案件就像一次跋涉,有万水千山、有沟有坎、有悬崖、有绝壁,当事人自身的主观体验应该说不是很美好,但是如果由我们律师帮他解疑释惑、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可以努力让这个过程的体验变美好”。这也是刑事辩护的魅力与律师的价值所在。
01
您为什么热爱刑事辩护事业呢?您觉得刑事辩护的魅力在哪里?
我觉得这有两个机缘。一是因为我本身在学校就是学习刑事法律的,我硕士读的刑法,博士读的刑事诉讼法。后来我又在检察院工作,也是从事的刑事检察业务。从检察院辞职出来,应该说做刑事业务比较顺手,这是一个最近便理由吧。二是从刑事业务和民商事业务来讲,他所面临的挑战还是不太一样的。因为民商事业务总体上来讲,相对来讲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一种抗衡,一种对抗,但是刑辩业务,面对的更多的是公权力,要跟公检法进行抗辩。虽然说从理论上、法律规定上法院是保持中立的,但有时候由于职业上的亲缘关系,它其实更多地具有公权力的品性,所以说有时候跟他们之间也会有一些争执。
这些争执一方面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应对这个挑战过程中,确实是要考量一个人的专业技能、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勇气,也包括一个人的判断,决断力等等。所以我觉得这项工作可能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所以做起来以后,在当你面对挑战,同时迎接这些挑战,最后有些问题能够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的话,所获得的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我觉得还是让人觉得很美好的。
02
会见薄熙来这类高级官员,怎么样在第一次会见他的时候,就让他们信任律师?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因为不管是官员或是其他人,我们第一次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首先在内心里不要期待或者奢望我第一次就完全去赢得别人的信任。当然我可以尽力去这么去做。要赢得别人的信任,首先要诚恳,所谓诚恳就是说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很坦诚地跟当事人说清楚,比如包括对案件的分析,将来案件的走向,将来的结果等,没必要在这里作任何隐瞒。
第二,要充分地展示你的专业技能。任何当事人,他最终要聘请你做律师,首先他是期待你能帮助他,能够给他解决问题的。那你要帮助他,你必须有这方面的才能、技能,这才是他最看中的。所以说在会见的时候,要用适当的方式,让我们的当事人认识你,或者说是能够真正地对你的能力有一个恰当的判断。因此在会见前或在会见的过程中,要很用心。会见前要做充分的准备,会见的过程中对于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非常专业地作出回答,而不能说是对于有些问题没有准备、很仓促,让他觉得你这个专业能力不过关,那恐怕很难赢得信任。
第三,要有勇气和信心。这个很重要,因为这些重大、敏感的案件,通常情况下会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那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作为律师来讲,该以什么样的职业形象、职业勇气去面对他。这个也是当事人非常关注的,如果他觉得你面对这样的案件畏首畏尾,不能勇敢地去克服这些困难。从你的言谈举止中,从你对案件的分析过程中,他如果感受不到这一点,那他在对你的信任上就会打折扣,就不会太满意。
所以我觉得第一是诚恳。第二是专业。最后是要展现出你的自信和勇气。我觉得这三点能做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不是说就一定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但是呢,我觉得至少要展现出来这么几点。
03
很多人认为在一些重大敏感案件中,请不请律师结果都是一样的。那您觉得我们律师的价值怎么来体现?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确实是在一些特别敏感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最终的结果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是律师,用一种说法叫在野法槽,我们手里没有公权力。所以对于结果我们不能承诺,我们只能根据法律、根据我们的司法环境、根据司法的运作习惯,做一个大致的评估,不能给任何人承诺结果。
对于一些重大的案件,我只能说大家可能认为结果已经确定,甚至有些时候当事人本人也会这样认为。那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我自身的办案经验来讲,我觉得对于我们律师来讲,也不要气馁。
首先一切皆有可能。即便是说这种比较敏感重大的案件,大部分案件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哪怕有一个案件,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改变了他的结果。使我们的当事人获得了对他比较有利的结果,作为辩护律师我们就不应该放弃。
第二,我们律师作为一个法律服务职业,既要追求结果,其实也是要追求过程。结果价值之外,还有个过程价值或者说程序价值。如果说结果我们很难改变,那么在程序过程中,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尽力地把我们的专业技能展示出来,通过展示我们的专业技能,在整个过程中帮助我们的当事人解疑释惑。其实他心里明白整个案件案件的走向,包括证据的状况、事实的认定等。就是说要制裁他了,定了他的罪,他也知道得明明白白。如果说不应该定他的罪,他也知道他委屈在哪里,他冤屈在哪里。他的整个案件本身应该得到的结果和现实结果之间到底是不是重合的?如果说不重合,他认为是冤的,他冤在哪里,让他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觉得刑事案件就像一次跋涉,这里可能会有千山万水、有沟有坎,有悬崖绝壁,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干扰因素。在这里边,我们当事人自身的主观体验应该说不是很美好。但是如果由我们律师帮他解疑释惑,帮他分析问题,甚至给他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可以努力让这个过程的体验是美好的。
嘉宾简介
王兆峰
现任德恒律师事务所的管委会任管理合伙人、刑事中心的主任。
河南大学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曾供职某直辖市司法机关,担任部门负责人多年。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2007年至今,工作于德恒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律师。王兆峰律师擅长股权、合同纠纷、经济犯罪等重大疑难项目、案件处理,担任过多家媒体及大型企业法律顾问,主办、组织或参与办理过一系列重大疑难案件,包括但不限于: 1. 美国精细公司与南京某药厂合资纠纷案; 2.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债务纠纷案; 3. 江苏徐州裕朗公司股权纠纷案; 4.上海圣奥集团商业秘密被侵犯维权案; 5. 建设银行吉林通化分行债权纠纷案; 6.中国重汽集团债务纠纷案; 7. 广东粤财债务纠纷案 8.上海希盟公司原董事长合同诈骗案; 9. 广东科龙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案。 10.薄熙来受贿案辩护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