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常铮(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时间进行到了这里,大家已经到了吃饭的点,但是希望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今天进行到这里,就要到了论坛的尾声,也要进入我们最后一个闭幕式的环节。闭幕式的环节,我们是非常有幸请我们的徐静村先生来给我们做总结发言。大家知道徐老师特意从重庆赶到北京来的,而且是推了在重庆的两个会来参加我们这个尚权论坛,一直从昨天坚持到现在。所以我先建议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徐老师表示感谢。下面就有请徐静村先生来给我们做闭幕式的总结发言,大家欢迎。
总结人徐静村(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尚权刑事辩护论坛,这是我近几年来参加的类似的研讨会印象最好的一次。我总的感觉,是研讨会开得很成功。所谓很成功,主要是研讨的主题紧扣我们的刑事辩护工作实际,紧扣国家司法改革发展的进程。通过大家深入的认真的研讨,使每一个与会的人无论是律师或者是学者,抑或是官员,包括我们一些法官、检察官,都能从中获得教益。因为所有的研讨发言在我看来,都是正能量的,阳光的,因此大家都能从不同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从这些研讨当中有所收获。
这个会因为是发言,因为是最后叫总结,常铮主任说让我多讲几句,我不敢多讲。我想这个会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是层次很高端,规模很宏大。与会的人有老一辈的权威专家,像昨天江平老师他们都过来,储槐植老师他们都过来了,有人数众多的青年才俊,有司法界的专家型领导和出色的代表,更多是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朋友,总人数达到400人左右,规模之大,是很多学会的年会所不及的。我记得2004年我在广州办了一个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年会,诉讼法研究会是几家都在一块的,这个会开了以后,后来就分家了。这个会人数达到360人,当时就认为这是盛况空前,很难达到这么多人,所以我们这400人是很不容易的。400人这么多人参加这个会,说明这个论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来自京外的各位律师,明知北京有雾霾,还是踊跃参加,踊跃到会,说明这个会过去的九届也办得很不错,很有影响力。当然这个第十届我认为办得是非常不错的,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会,但是认为尚权刑事辩护论坛已经是一个著名品牌了。我的感受是这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个品牌。这是第一点,我希望总结经验,一年一次,把这个独特的论坛办下去,越办越好。
第二点,这个会主题明确,讨论深入。这次的讨论主题紧密结合刑事辩护工作的实际,同时与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紧密联系。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对实务指导和理论提升都具有很好的作用。讨论到总的题目是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这个题目定得好。回顾是讲我们怎么走过来的,展望是讲我们将往何处去,怎么去达到这个目标?所以这个题目定得特别好。
开篇讨论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得失,你要回顾就要讲得失,所以这一段也很重要。第二单元讨论有效辩护的理论与实践,紧扣我们的刑事辩护。第三单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律师作用,这是当前正在做的,新出台的一个政策。第四单元司法改革中的刑事法律援助,这也是我们当前碰到的新问题。第五单元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第六单元律师事务所体制改革与刑事辩护,这些都跟我们自己的业务,跟当前的改革实际联系的非常紧密。所有的问题都与司法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刑事辩护工作有关,所以我讲这个选题讨论的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安排的发言人要么是学界的精英,要么是司法界的专家,要么是律师界的名流,每个发言人不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其间也有交流,甚至也有交锋。今天我们就听到不同的意见了,昨天也有,所以我认为这个会风既很严谨,也很活跃。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学术氛围是很浓的,这也是十分难得的。因为现在有些年会它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谨了,大家就是去会会朋友,讨论的问题也不是这么深刻,但是我们这里看到的不是这样。
第三就是策划周密,安排紧凑。这个会议组织工作做得很好,会议六个单元四十多个人发言,十多个人点评,只用了一天半时间,虽然现在比预想的时间稍微超里一点,但是超的很少。所以是开得非常紧凑,很有效率,很有质量,这也很不容易。这样一个盛大的研讨会,由一个律师事务所来操作进行,我觉得更不容易。为什么呢?我们反观我们现在一些机关团体单位,无论办事、办会还是办案,这个效率不高,或者责任心也比较差,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这个会是每个发言都有真知灼见,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说我们这个会开下来,我得到这样一点启示。就是律师群体他是我们当今社会一种欣欣向荣的细胞,是社会建设中的一块蓬勃发展的绿色板块,它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这是我今天在心里边感觉到的一个问题,我这么提。当然了,这个群体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实践中作出巨大的贡献,才能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包括大家说的法律共同体的问题。这是第三。
第四就是尚权论坛他们举办十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积累,着眼奉献。我们尚权论坛不论是哪一次会都很注意这一点,不是谈了就完了,谈了以后一哄而散,不是这种情况。他们十分注意收集整理固化研究成果,从这次送给所有参会者的几本书来看,尚权将所有历次参会的嘉宾的研究论文印成文集,这无疑是一大善举。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因为尚权论坛从十年前开始创办,年复一年,年年举办,越办越好,越办越大。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因素是不能缺少的,一个就是坚持。如果不能坚持,办一年,办两年,可能就半途而废,办不下去了。像刚才一位老师说的,有的企业现在办两三年都办不下去了。第二就是坚持什么?他们的初衷和出发点是什么?我理解他们的初衷,他的主流应该是奉献。
十年前他们选择组织论坛的方式来研讨如何充分发挥刑事辩护功能,用以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此后一直坚持下来,这不单是他们对行业的一种奉献,同时也是对国家法治建设的一种奉献。如果没有这种奉献之心,我认为是坚持不下来的。我昨天送给所有辩护律师的四个字,仁心侠气,也是对尚权论坛的一种评价。所以我认为这是很不容易的,同时也是对尚权所着眼点高,热心服务社会这种精神的一种评价。
作为总结发言,本来应该对讨论中展现的真知灼见和闪光智慧这些精彩发言做一点点评,但是我想是老套子了,或者是多此一举了,因为我们每个单元都有点评人做了精彩的点评,我这里就不说了。但是我的印象,所有的发言可以说都是精彩纷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由各位参会的朋友大家自己在心中去点评了。我今天所谓的总结可能总结的很差劲,没有把这个会的精神总结好。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常铮:非常感谢徐静村先生的精彩总结发言。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作为东道主,我想还是再占用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再说几句感谢的话。这里我想一定要感谢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要感谢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郭烁老师,他是我们尚权的兼职律师,为我们这次论坛的组织策划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作。
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感谢冯晨导演还有白国峰老师,带着非常专业的摄影摄像团队的老师们,他们这种专业和辛勤的工作,为我们把论坛每一个瞬间都坐下了非常精彩的记录,后期我们还有视频,我们希望和全国各地的律师朋友们来进行分享。
第三个就是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这里不一一点名了,感谢所有到会参会的媒体关注支持。
第四个就是感谢尚权律师事务所的行政团队,行政小伙伴们,很多人问尚权律师事务所是几百人的大所,我说没有,我们就是二十多个人的团队,我们行政人员就是这些小姑娘、小伙子们,他们付出很多的辛苦,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努力。感谢中国法学所还有青年政治学院的几位同学们对我们这次活动给予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的就是参会的各位来宾,感谢江平先生、储槐植先生、樊崇义先生、高宗泽先生还有徐静村先生以及其他的各位专家学者,还有我们各位律师以及我们司法实务部门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更感谢的是我们报名参与我们这次论坛的,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律师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一个会再完美,刚才徐老师说了,这个会的规格很高,非常的好,我想再完美也有不周到之处,一个是在会务安排上可能存在不周之处,还请大家见谅。同时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在发言安排上确实也有很多嘉宾没有安排到发言,特别是我们提交论文的一些律师们,还有我们在座的报名当中有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刑辩非常精英的律师,但是也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安排到发言。希望大家能够谅解。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我就不多说了,不耽误大家吃饭了。最后,我宣布第十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圆满闭幕。感谢大家,谢谢所有的人。期待我们明年这个时候再见。谢谢大家!